“警察叔叔,我的手机丢了!请您帮我找找吧!”11月2日晚20点50分,来自河南工业大学的大一新生小于焦急地来到顺河公安分局铁塔派出所求助。
原来,因为一句“青春没有售价,开封总要逛一下”,众多郑州学子来到开封品美食,赏美景,小于就是这里面之一。11月2日,她和两名同学满怀期待地来到开封游玩,可是没有想到晚上在河大西门夜市准备就餐时,小于发现了自己的手机找不到了,三人在附近找了20多分钟没找到,只好来到派出所求助,小于称丢失的是她从高一用到大一的手机,虽然价值不高,但记载了小于整整三年高中的青春。
接到求助后,民警刘聪、辅警郭海龙立刻前往丢失地点展开查找。通过查看周边监控,发现小于的手机是在她们乘车至河大附中下车时滑落到了地上,大约15分钟后,一名老先生路过看到了手机,拾起后离开。可是通过随后的监控查找和挨家挨户问询,都未曾发现老人的身影。此时已是深夜23时,考虑到不想影响小于一行在开封的体验,郭海龙安慰道:“你们该吃吃,该逛逛,明天一早我继续帮你找,一定把手机给你找回来!”
第二天一早不到7点,郭海龙便来到周边居民家中询问,并运用社会监控查找,经过2个小时不懈努力,终于找到了捡拾手机的老先生。老先生不好意思地称昨晚是酒后捡到了手机,本想着酒醒后就把手机交到派出所呢,没想到警察已经找上了门。
接到失而复得的手机,小于高兴地对郭海龙连声称谢,直夸开封的警察蜀黍就是靠谱!
回到郑州后,想表达感激之情的小于又专门在网上找了一家广告公司制作了一面锦旗,并委托老板送到了郭海龙手中。阳光下,“靠谱”两个字和金灿灿的大拇指很是耀眼!
近期,数千郑州大学生们“组团”骑共享自行车奔赴开封,为了妥善给夜骑大学生们保驾护航,应对有几率发生的各类突发情况,同时全力保障整个辖区的安全与稳定,鼓楼公安分局迅速且有条不紊地展开了夜骑安保工作。分局组织相国寺派出所、巡防大队警力和两部警车在鼓楼广场和寺后街24小时驻守,严阵以待。无论是阳光明媚的白昼,还是繁星点点的夜晚,闪烁的警灯始终明亮耀眼,那抹藏蓝时刻守护骑行大学生的安全。
高空中,情指中心派出无人机不间断地开展巡视,全方位覆盖辖区的大街小巷;地面上,每一位执勤民警,都时刻保持着高度的警觉,守护辖区的角角落落。
民警们目光如炬,每当有青春洋溢的大学生从远处骑行而来,民警们总会面带微笑,热情提醒道:“同学们,欢迎来到开封,你们在游玩的同时,可一定要注意自身安全,骑行速度别太快啦,小心路上的车辆和行人。一定要看好自己贴身携带的财物,别因为一时疏忽给弄丢啦!”
那一句句暖心的叮嘱,宛如阵阵春风,轻轻拂过每一位骑行大学生的心田,让他们在游玩汴京的同时,感受到了来自鼓楼公安的深切关怀和满满的安全感。
11月2日,尉氏县人民法院执行干警在院党组的安排部署下,由院党组书记、院长王学庆亲自率领,周末强力出击,开展集中执行行动,旨在维护法律尊严,保障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行动预案,执行干警兵分两路,分别完成各自的目标任务。
早上6时30分,晨曦微露,执行一队执行干警们集结完毕,随着王院长一声令下,立即奔向执行前线。他们的目标是查找被执行人的行踪和财产线索,因案制宜,对被执行人灵活采取对应的执行措施,促使被执行人履行法定义务。
7时30分,执行二队执行干警整装待发,王院长做动员讲话。石文方局长带队开展集中腾房活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全程参与见证和监督。
此次集中行动执行一队共拘传被执行人9人,拘留1人,执行完毕3件,达成执行和解2件,执行到位金额18.63万元,有力地打击了失信被执行人的嚣张气焰,维护了社会的诚信环境和法律秩序。执行二队经过三小时的努力,房屋被顺利腾空并交付给买受人,执行力度和效率深得当事人的认可和好评。
下一步,尉氏县人民法院将持续加大执行力度,常态化开展集中执行行动,以实际行动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让公平正义的阳光照耀每一个角落。
今年以来,禹王台区人民检察院不断探索加强府检联动和军地协作的新形式,组织检察官进军营、进校园、进社区,以检察力量维护军人军属合法利益,守护“军娃”健康成长。
品牌建设筑基,府检联动护成长。2024年9月27日,该院未检部门与汪屯乡政府联合成立“禹你同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整合社会资源,形成保护合力。一是建立保护档案,对困境未成年人进行精准帮扶。二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三是开展环境治理,确保未成年人学习环境安全。据了解,自工作站成立以来,已成功帮扶2名困境未成年人。
军娃保护创新,军地协作共护航。针对辖区内驻军多、军娃多的特点,该院依托绿橄榄+未检工作室,成立“军娃”保护领导小组。一是加强军地协作。今年5月,禹王台区院与驻汴某部队签订《关于加强军人家庭未成年子女保护工作的意见》,建立军娃保护长效机制。二是线上线下联动。利用微信小程序“绿橄榄工作室”小程序搭建军娃保护互动平台,形成“学校+家庭+检察机关+部队”的线上联动机制。三是开展家庭指导。协调区妇联、区关工委为军娃家庭提供家庭指导教育服务,改善家庭关系,为军娃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
宣传普及深入,法治意识促提升。为提升社会各界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关注度,该院采用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宣传普法工作。一是制作宣传海报和手册,广泛传播未成年人保护相关法律和法规和政策措施。二是举办法律知识讲座和法治进校园活动,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和保护未成年人的自觉性。三是积极与省市级媒体合作开展宣传报道,逐步扩大未检工作的社会影响力。
近日,开封仲裁委员会成功调解一起项目合作引发的合同纠纷,展现出仲裁机制在化解矛盾、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方面的及其重要的作用,为优化营商环境贡献了积极力量。
河南某环保机械有限公司(申请人企业)依照约定向开封某建设有限公司(被申请人企业)提供一批洗轮机、喷淋装置等设备。合同签订后,申请人企业积极履行合同义务,按照被申请人企业的需求,如期将这批设备交付被申请人。
然而,在合同履行过程中,被申请人却迟迟未按照合同约定支付设备剩余款项130余万元,导致申请人企业资金链紧张,经营压力骤增。面对这一困境,申请人企业多次与被申请人企业沟通协商,但均未取得实质性进展。无奈之下,申请人企业只能依照合同约定向开封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申请,希望能够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开封仲裁委员会接到仲裁申请后,积极核对申请人企业提交的材料来立案,并指派经验比较丰富的仲裁秘书负责本案,向双方当事人发送仲裁文书。案件进入仲裁程序后,本着“先调解,后裁决”的办案方针,仲裁秘书进一步探索了案件的来龙去脉和双方企业的实际困难,积极和双方当事人做沟通,做双方的思想工作。经过多轮协商和谈判,双方最终达成了和解协议。被申请人企业认识到了自身问题,并表示将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剩余款项,申请人也同意提交撤案申请书。至此,本案圆满结束。
本案的成功调解,不仅解决了双方企业之间的合同纠纷,而且大大降低了企业解决纠纷的资金和时间成本,让企业切实感受到了优质高效仲裁服务带来的便利,提高了企业的满意度和法治获得感。
未来,开封仲裁委员会将继续加强仲裁机制的建设和完善,为更多公司可以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仲裁服务,一同推动营商环境的持续改善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