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东营市东营区:粪污变“粪肥” 让“生态包袱”变成“绿色财富”

发布时间:2025-02-21 21:13:55 | 作者: 成功案例

 

  齐鲁网·闪电新闻2月19日讯 近年来,东营市东营区不断探究种养循环、农牧结合,引入先进的处理技能和设备,让令人烦恼的畜禽“粪污”变成农田土壤喜欢的“粪肥”,让“生态包袱”变成“绿色财富”。

  在东营市东营区龙居镇的小麻湾村,家喻户晓的“麻湾西瓜”现已露出了淡绿的瓜苗,预示着本年又是一个“丰收年”,而这些西瓜的肥料有些特别,取之于“牧”,用之于“田”。

  “咱们麻湾西瓜用的是自己出产的有机肥,这样种出来的西瓜绿色无公害,既进步了西瓜的质量,又节省了本钱一起增加了收入。”西瓜栽培户杨金峰和记者说。

  栽培户所说的有机肥来自邻近的家畜粪污无害化处理厂,厂内技能工正熟练地控制着全自动化粪污翻抛机,对家畜粪污进行翻抛处理。通过干湿度调理、给氧发酵、杀虫、翻抛等一整套流程后,进行灌袋分装,终究完成“变废为宝”。

  据了解,该处理厂年处理约3000头饲养牛粪污、1万余亩栽培秸秆,出产的有机肥料可再作用于周边农田,处理周边居民工作20余人,每年完成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村团体增收50万元,构成农业生态循环经济产业链。

  “采纳绿色种养结合、开展循环农业,将畜禽粪污会集搜集储存、采纳沼气设备厌氧发酵,发生沼液沼渣等优质有机肥料施入农田,就近消纳,起到‘三提二减’的作用,即开展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进步畜禽粪污资源化、肥料化利用率,进步犁地质量,进步农产质量量,削减化肥用量,削减农业面源污染。”东营区农业乡村局农业归纳服务中心副主任闫保华告知记者。

相关产品
相关文章 更多>>